这幅《巧缝妇》是父亲18岁时初学版画投稿报社,被发表在报纸上的第一幅作品,是根据速写稿木刻创作的版画。表现的是1941年在“织补店”门口街道旁,织鞋的穷妇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今天看来作品的表现技法确实很稚嫩,但这毕竟是父亲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迈出第一步留下的印迹。
这幅《妈妈我们的晚饭呢?》是父亲在“8·13”上海被日军占领沦落为“孤岛”之后,自己与父母被迫沦为难民流离失所,所遭遇的真实生活情节的写照。当时的人们都因战乱而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有气无力。当时父亲创作了大量的木刻版画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上海租借内最底层小市民的生活,还有部分作品是表现国民党军队抗战的内容。
《对弈图》表现的是玩鼓的小书童下的棋子为难住了白发老翁,瀑布溪流与宁静的对弈场面形成动静对比,长者举旗不定的刹那,与小书童镇定自若形成了诙谐的对比,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亲借此图寓意后生可畏,一代更比一代强。
转载请注明来源:著名连环画家顾炳鑫官网
页面地址:http://gubingxin.mylhh.com/views-blog-203.html
上一篇:父亲的一些创作经历(四)
下一篇:父亲的一些创作经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