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权力归农会(第一幅中国画为北京中国革命纪念馆画)
《一切权利归农会》
这幅父亲六十年代初创作的《一切权利归农会》中国画,是收藏与“中国革命纪念馆”展出画稿的初稿,当初父亲受邀赴北京参加这次创作任务后,便开始着手学习中国画的创作表现手法来完成这项创作。这幅画所用的是故宫收藏的”乾隆宣纸“,颜料都是纯自然矿物与植物制成的中国画颜料,这是父亲画的第一幅中国画。由此转变了父亲的绘画艺术方向由西洋绘画转向了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以致形成了他独特的即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的,以传统线描表现连环画、人物绣像、中国人物画全新的创作道路。
这幅《长寿图》是父亲暮年之作,画得是佛教题材中的长眉罗汉,父亲用的是包宣纸的包裹纸,利用了纸质上的粗糙纹理效果,用笔干枯断续简练老辣,粗细对比虚实相生的技法。塑造的长寿罗汉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又包含了精进求道涅槃寂静的内涵,面壁而坐清净禅定悲智意境。以大写意的笔法一气呵成全然纸上。这幅简笔水墨中国画代表着父亲准备从“唯专故精”转向“唯变故神”大写意风格境界全新画风的开端,可惜娑婆世界没有多留给他再创辉煌的时空。
《英雄小八路》战地钢笔速写
《战壕钢笔速写》
父亲在福建前线画了大量的战地速写,一次还没有听到警报就从空中落下了炮弹,爆炸气浪冲到他的身上,他快速跳到了战壕里,回来时带回了一些弹片。
《素描人物写生》
这幅写生画是在教室里画的,父亲觉得崑山姑娘身上的色彩很有特色,就随手拿起教室里的色粉笔在上面加上了色彩。
《英雄小八路》原型人物铅笔写生
父亲在福建前线画了大量的速写,至今还保留许多。这幅何大年的速写是用完了画纸,就将画中国画的宣纸来画,结果反而产生了意想不到铅笔画表现效果。
《煤矿工人》
这一幅是画在皮纸上的水墨写生,墨色与水柔和一起自然变化韵味无穷,五官清晰虚实相间,将煤矿工人的气质与神态表现的栩栩如生。
《素描写生》
父亲十分喜欢“尼古拉菲金”的素描曾认真的临摹学习过,在运用到自己的素描写生中,以线条与体面结构结合表现十分娴熟,这幅写生画用时半小时。
这幅《红旗谱》人物绣像——朱老鞏,父亲是按照鲁迅先生身前提出的大力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小人书连环画,结合学习西洋画的技法与学习研究中国古代传统版画线描插图,运用到现代连环画艺术创作的启发下。父亲用自己的稿费大量的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古代版画插图与绣像等,利用每天下班之后晚上的业余时间,研究学习了一段时期之后才运用到创作实践的第一套单线描人物绣像插图。
“不求人”实际是父亲处世的准则,父亲毕生力求“独立自主”,为人处世从不求人,更不会阿谀奉承,这幅“不求人”实际正是对他自己的写照。
转载请注明来源:著名连环画家顾炳鑫官网
页面地址:http://gubingxin.mylhh.com/views-blog-179.html
上一篇:父亲的一些创作经历(一)
下一篇:父亲的一些创作经历(三)